戴姆勒将因违反柴油车排放规定被罚87亿欧元【资讯】
2023年03月17日 甘肃机械设备网
9月24日,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检方周二表示,梅塞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将因违反柴油车排放规定被罚8.7亿欧元(约合9.57亿美元)。
据斯图加特当局和戴姆勒的声明,德检方发现奔驰销售了约68.4万辆氮氧化物排放不符合规定的汽车。
戴姆勒表示,不会对处罚提起上诉,并将维持盈利预期不变。这笔罚款结束了围绕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公司的一些法律不确定性。
自2015年大众承认在美国柴油车排放测试中作弊以来,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一直在对各大汽车制造商进行调查。周二,德国检察官起诉了大众汽车的高管,包括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董事长潘师(Hans Dieter Poetsch)以及前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检方称他们推迟向投资者披露该公司的不当排放行为。
德国斯图加特检察官表示,对戴姆勒的罚款对正在进行的诉讼没有影响。这些诉讼涉及一些个人操纵戴姆勒某些柴油汽车使用的发动机软件。
同时,斯图加特检方办公室表示,戴姆勒从2008年开始就疏忽地违反了其监管职责,因此,尽管其某些柴油车的排放有时超过了阈值,但仍获得了认证。
戴姆勒表示:“及时、全面地结束行政犯罪程序,从而了结此案,符合该公司的最大利益。”戴姆勒证实不会上诉。
2017年5月,德国检察官搜查了戴姆勒的办公室。作为欺诈调查的一部分,该调查涉及可能操纵柴油汽车尾气后处理。此外,戴姆勒还面临美国当局的监管审查。2016年2月,美国环境保护署要求梅赛德斯-奔驰解释其部分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2018年7月,德国联邦交通部认为,戴姆勒涉嫌尾气篡改的柴油车在欧洲范围内达77.4万辆,但要求在德国的23.8万柴油车必须召回,涉及的车型包括Vito、GLC220D和C级220D。戴姆勒同意为欧洲数百万辆汽车升级软件,避免了巨额罚款。
当时,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交通部长安德里亚斯·朔伊尔(Andreas Scheuer)威胁要对戴姆勒施加37.5亿欧元(44亿美元)的罚款。
今年6月,德国交通部再次表示,由于戴姆勒涉嫌违规排放,即在车辆中安装非法软件以操控排放测试。为此,德国勒令戴姆勒必须召回6万辆奔驰柴油车。召回车型为2012年至2015年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GLK220。
由于欧洲和美国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对戴姆勒涉嫌奔驰柴油车排放超标作弊的调查以及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投入,戴姆勒集团已经在短短12个月的时间里发布了4次盈利预警。
根据戴姆勒集团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426.5亿欧元,同比增长5%,息税前亏损15.6亿欧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26亿欧。这是时隔九年后,戴姆勒集团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奔驰柴油车排放造假问题使得戴姆勒损失了10.7亿欧元。同时,戴姆勒将柴油车的法律和政府诉讼费用成本拨备提高到了16亿欧元。
今年6月,戴姆勒集团宣布下调对2019年的盈利预期。这主要是由于戴姆勒用于处理“针对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的各种正在进行的政府程序和措施”的预留资金将高达数亿欧元,这使戴姆勒削减了全年利润预期。
电动汽车成戴姆勒公司新欢,内燃机发展之路何在?
过去一个世纪里,内燃机动力一直是汽车行业的首要选择,然而现在的它似乎逐渐走向末路。
就连汽车行业巨头戴姆勒也宣布停止内燃机的研发,全面转向电动化。
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是现代汽车之父,他曾发明了汽油驱动的现代发动机原型。而戴姆勒公司最近推出了最新一代内燃机,这一产品有可能为内燃机历史画上句号。
德国杂志《汽车与运动》报导,戴姆勒公司研发主管马库斯·舍弗(Markus Schaefer)称暂无开发下一代内燃机的计划,并且目前工作重心转移至新型电驱动上。
舍弗还表示,尽管他们不再投资开发新型内燃机,但他们将继续研发特定零件,从而改善现有发动机产品。
近年来的种种迹象均已表明——内燃机即将寿终正寝。
尽管目前的柴油发动机似乎比以往要更高效,污染产出也更少,但事实并非如此。
此外,要想接二连三地推出若干代新型内燃机,往往需要很长的开发时间,此间过程会出现其他因素,最终使得投资失去意义。
某些国家已停止内燃机的使用,也有国家宣布2040年后不得再销售汽油或柴油动力汽车。
因此,大众和戴姆勒等汽车制造商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动力开发的长期投资战略。
前段时间,戴姆勒已发布奔驰和智能车2022年前推出车型的电驱动版本。
然而这些公司依然认为,到了那个时候,内燃机依然是主流动力。
电动化的选择
汽车行业内燃机的情况十分不乐观,没落只是时间问题。
戴姆勒公司认清楚了行业现状,并迅速调整了他们的研发投资方向。
然而,对于传统汽车制造商来说,最重要的应是调整其生产投资,加快从内燃机汽车到电动机汽车的生产转换。
因此,他们需要加速转换,增大产量,从而降低电动汽车成本,保证电动汽车的供应,我相信,这些情景五年后将会发生。
华为/戴姆勒/宝马等成立自动驾驶联盟
全球各大汽车厂商、互联公司都纷纷投身智能联汽车领域,但其技术复杂性和应用的高难度,不是企业“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突破。因此,“强强联手”正在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普遍趋势。9月2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交通部公路院,以及全国82家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企业,成立了“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从联盟成员来看,既有戴姆勒、宝马、通用、吉利、上汽、东风、一汽、北汽新能源等车企,也有博世、德尔福等零部件企业,还有华为、腾讯、滴滴、小马智行、驭势科技、图森未来等科技、互联创新企业,是一次跨界联合。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方面介绍,联盟一方面将将联合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以及整车与零部件、通信、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推动自动驾驶与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同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验证、技术标准等研发,以适应产业创新发展。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报告(2019)》,自动驾驶有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赶超发展、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新机遇。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智能联汽车的接受度,超出全球平均水平。此外,中国有数百万公里的道路里程,拥有港口、码头、矿区、园区等多种场景,为发展多元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自动驾驶发展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凭借制度优势,中国在推进自动驾驶立法、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取得快速、显著的成果,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对于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也更容易落到实处。目前中国整车制造企业正普遍采用渐进式技术路线,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预计年,多数车企将推出L2-L3级别的智能驾驶产品,到2022年以后,将布署L4以上级别的整车。
- 上一篇:选购儿童用品切莫只看艳丽包装和外观
- 下一篇:一季度朗盛业绩下滑采取措施应对需求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