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暂停研发燃油发动机转向电驱动和电池开发【资讯】
2023年03月17日 甘肃机械设备网
日前,一则“戴姆勒将暂停内燃机研发”的消息被爆出,有人觉得转向电动化理所应当,有些人则认为过于激进,其实这只是戴姆勒战略规划中的一步棋而已。
据海外媒体报道,戴姆勒的燃油发动机研发将被暂停,未来会将电动化视为重中之重。戴姆勒研发负责人马库斯·舍弗(Markus Sch?fer)表示,未来戴姆勒的研发重心将转向电驱动和电池开发,此前推出的新款直列六缸发动机和更新后的其它发动机序列,将可以满足当下内燃机车型的市场需求。
戴姆勒研发负责人马库斯·舍弗(Markus Sch?fer)
不过他否认了将永远放弃内燃机研发的说法,在他看来,未来也有可能重新启动燃油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今年4月曾有媒体曝出,履新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的康林松(Ola K?llenius)将推进裁员10000人,以寻求达成到2021年节省60亿欧元成本的目标。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省出来的资金很大一部分将被用于电动化的研发。
戴姆勒曾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一项名为“雄心2039”的环保计划,即到2030年,戴姆勒集团的目标是让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占据集团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到2022年,所有的欧洲工厂实现碳中和。
对此马库斯·舍弗(Markus Sch?fer)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路线上将进行重大调整,对所有未来研发的车型持续进行电动化开发,这要求戴姆勒约18000名研发人员在思想上完成基础性的转变。
宁德时代与戴姆勒卡客车公司签订全球动力电池采购协议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与戴姆勒卡客车公司签订全球动力电池采购协议,为其旗下电动系列卡车提供可靠锂电动力。
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为戴姆勒卡客车公司自2021年开始推出的多个卡车系列提供动力电池,包括梅赛德斯-奔驰eActros,Freightliner eCascadia和Freightliner eM2。
“宁德时代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发展做贡献。以高效、可靠的锂电方案为商用车提供清洁动力,是全球电动化进程的重要一环。”宁德时代总裁周佳表示,“通过与戴姆勒卡客车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我们有信心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
作为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产品与解决方案在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灵活环境适应性以及安全可靠等方面均拥有优秀性能表现。宁德时代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已与多家全球顶尖汽车制造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而且在商用车领域也加速推进电动化。
戴姆勒卡车全球动力系统、电动出行及制造工程负责人Frank Reintjes博士表示:“在戴姆勒卡客车公司,我们通过智能平台和共享模块不断加强公司领先的技术地位和全球影响力。我们正将这一成功模式扩展到电动卡车业务,通过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最佳的可商用技术来满足客户需求。电动汽车业务以及与宁德时代的新合作伙伴关系,将是成功的关键。”
戴姆勒卡客车电动汽车业务负责人Gesa Reimelt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卡车制造商,我们致力于向全球市场率先推出零排放交通运输方案。现在,我们已开始向世界不同地区的运输经营客户提供电动卡车。而宁德时代作为具有强劲实力的全球合作伙伴,将从2021年开始为我们大规模电动卡车生产提供助力。”
宁德时代多项创新技术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在日前举办的2019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最新研发的动力电池平台——低成本高性能动力电池平台,以及超级快充技术、超长寿命技术、电池自加热技术等多款创新技术,引人瞩目。
据介绍,提质降本是所有电池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此次宁德时代展出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系全球首秀,为提升能量密度和降低电池成本找到新路径。
宁德时代研发的CTP电池包,革命性地减少电池模组组装环节,由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使得电池包整体利用率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50%。目前,传统的电池包能量密度平均为180Wh/kg,而CTP电池包能量密度可达200Wh/kg以上。
车展上,宁德时代还推出超级快充技术,只需15分钟,就可充电80%;超长寿命技术,可实现运营车6年60万公里运营需求。
动力电池对气温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宁德时代的自加热技术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识别电池状态,能使电池温度在15分钟内从-20℃提升到10℃,充电能力提高5倍,放电能力提高7倍,从而让电池无惧严寒。
为保障电池安全,宁德时代还从产品设计、电芯制造、系统集成、BMS管理、售后服务、报废回收等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近年来,宁德时代不断深化全球业务布局,已与宝马、戴姆勒、大众、捷豹路虎、沃尔沃、本田、丰田等多个国际品牌深度合作。
2019年,宁德时代的朋友圈持续扩大。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博世集团便是其中之一。未来宁德时代将在全球范围内为博世48V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动力内核,双方将共同开拓全球电动出行市场。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介绍,伴随着动力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宁德时代把首个境外电池工厂选址在德国东部埃尔福特,新工厂计划总投资18亿欧元,建成后将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之一。
目前,宁德时代已在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设立子公司,逐步完善全球化布局。
据悉,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研发制造企业,宁德时代扮演着前沿技术领军者的角色,成立仅8年就组建超4000人的研发团队,近5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掌握一系列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与日韩锂电国际巨头相比,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细分领域的领跑。公司营业额从2014年的8.7亿元持续高速增长至2018年的296.1亿元。
宁德时代独揽全球动力电池四成装机量松下第二
今年“国六”排放标准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行,中国汽车行业也紧锣密鼓地步入“国六”时代。不难看出未来中国的汽车排放法规将会更加严格,汽车电动化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随着汽车电动化的脚步日益加快,电池成为了下个汽车时代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即电池技术决定了汽车电动化能走得多远、走得多快。
但反观电池市场,目前仍旧是肉少狼多的局面。前不久,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显示,2018年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106GWh,同比增长55.2%,年的全球动力电池年复合增长为96.6%。而装机量前十名的企业被中日韩三国包揽,除去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以外,其余七家均为中国企业。
根据高工产研的出货量排名图表可以换算出,前十名企业占据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的81.53%,而排名榜首的宁德时代更是独砍近四成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的松下为21.54%,比亚迪以5.23%挤进前三甲。
事实上,宁德时代能获第一也是实至名归了。其虽成立于2011年,相较1931年便涉足电池领域的松下而言,几乎算得上是新手。但黑马往往就出现的令人猝不及防。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制造的宁德时代在2018年6月成功上市后,便有些势不可挡。而从2018年宁德时代配套车企的电池装机量来看,涉及品牌囊括了宇通客车、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等等,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度不言而喻。
作为资质最老的动力电池企业,松下虽在1994年便开发出锂离子电池,但真正大规模合作还是2008年的特斯拉联姻。截至目前,松下仍然是特斯拉的独家电池供货商,不过其他客户也不容小觑——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
相比头两名,比亚迪的市场份额要少得多,其主要产销在于自供为主,供给目标为比亚迪、广汽比亚迪以及北京华林三家公司。不过在2018年比亚迪也正是对外开放动力电池业务,并已成功配套泰开汽车、徐工机械生产出样车,未来可期。